
群雁行遠:跨境共學培力計畫
陪伴,讓愛傳承。
新住民二代家庭的孩子常常因為家人不是台灣在地人,而備受歧視,在學習上,也需要更多的資源協助,於是藻到新力亮計畫透過成立「新童學志工團」為高雄火車站前南國商圈新二代提供課輔活動,也前往北高雄,為岡山灣裡分校的孩童成立英語班。透過志工的課業陪伴、冬令營,及親子文化走讀、踏查、動手做等主題活動的安排,讓課輔活動內容多采多姿,也讓志工團與新住民孩童能共伴共學,一同成長。
除了關懷新住民朋友外,計畫團隊,還以南國中心、新住民會館為據點,推動東南亞文化體驗活動,帶領大眾認識東南亞文化,學會尊重及包容異國文化。
近三年了,計畫團隊很慶幸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和一些機會,讓學生、民眾們有機會相互出現在對方的生命中,為對方創造精彩,我們相信這段日子會是養分,陪伴他們面對未來的日子。
輔導Tutoring

志工團為岡山國小灣裡分校英語班學童辦理冬令營活動,共享草地上的歡樂時光

新童學志工團與新住民家庭一同前往高雄美濃,體驗拔蘿蔔與客家文化導覽

南國中心新住民二代學童參與本校通識課程學生的聖誕企劃活動

南國中心新二代學童

計畫第一年,岡山國小灣裡分校師生邀請藻到新力亮計畫一同參與聖誕節活動

新住民學童學伴志工團隊-兒童課輔班聖誕節企劃活動

新童學志工團為南國商圈課輔班新二代學童辦理聖誕節活動

志工團學員帶領岡山國小灣裡分校學童一起唱唱跳跳

移動力量在台灣

錄製南國商圈新二代課輔學生訪談,期望記錄下高雄在地多元文化與臉譜

文藻外大學生與新住民親子一同學習製作高雄傳統技藝—皮影戲偶

南國商圈新二代學童專心繪畫客家油紙傘,體驗美濃客家文化

「文藻東南亞夏令營」在地非營利組織講解在地印尼族群生態

左營文化踏查,邀請新住民家庭與團體深入了解在地文化

邀請外師到校為志工團學生進行培訓—「國小常見的問題與教學技巧分享」

計畫成員與據點夥伴及在地新住民開心合影(地點位於高雄站前南國商圈東南亞店家)

藻到新力亮團隊組織學生前往維新國小進行為期三天的暑期營隊,帶領國小學童認識、包容與尊重多元文化,並從中學習英語、東南亞語等。
文化體驗
Cultural Experience

藻到新力亮計畫人員特地與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借用傳統泰服,除了讓民眾認識泰國文化外,還可體驗泰服。

文藻東南亞學系碩士班學生,帶領民眾學習簡單泰文。

恰逢台灣中秋節,越南籍講師帶領民眾製作越南五星燈籠,體驗不同於台灣的越南中秋節文化。

講師帶來菲律賓HALOHALO特色剉冰讓民眾品嘗。

印尼籍講師除了講解印尼特色文化外,還帶領民眾製作簡易版粽子(KEPUTAP)製作。

馬來西亞籍講師帶領民眾製作馬來西亞知名咖哩餃,也帶來娘惹糕和摩摩喳喳讓民眾體驗多元飲食特色。

帶領民眾認識東南亞特色飲品,講師現泡泰式奶茶、越南咖啡等飲品讓民眾親身體驗其特色之處。

講師帶領民眾認識越南斗笠文化,並讓民眾發揮創意製作獨一無二的斗笠風鈴。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泰文組的同學帶來泰國舞蹈教學,計畫人員還帶來繽紛的泰服讓民眾體驗。

高雄印尼之友協會帶領民眾認識高雄火車站前南國商圈之在地東南亞店家,透過印尼籍講師分享特色小吃和商品。
合作單位
外部資源
適合高中職、國中、國小生
適合國中、國小生